请输入关键字

名画赏析《转战陕北》

2021-06-21 12:48:00

转战陕北

《转战陕北》 石鲁 1959年

233×216厘米 纸本设色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
1947年春,国民党不惜一切代价要占领延安。面对敌我悬殊的力量对比,毛泽东决定主动放弃延安,转战陕北371天,在山峁沟壑之间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,为全国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础。

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中,就有一幅表现这段既惊心动魄又令人鼓舞的历史的经典之作——石鲁《转战陕北》。

石鲁原名冯亚珩,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、文学家鲁迅而改名“石鲁”。1959年春,全国美协组织各地一批美术工作者进京,参加首都十大建筑中的美术创作活动,石鲁就在此列。他接到的任务是创作大幅国画毛泽东转战陕北题材,而且要赶在国庆十周年开馆前完成。

石鲁对陕北的战斗生活是很熟悉的。一开始,他画了很多草图——有领袖人物,有战士、警卫员、马匹、担架等,征求同行和同事的意见。因为情节太过具体,大家总体感觉不够理想,石鲁自己也很不满意。当其他人忙于艺术创作时,石鲁却显得有点“不务正业”,天天跑琉璃厂、故宫等地方看画,似乎心思没有放在创作上。突然有一天,他闭门不出,几天后拿出了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构图。石鲁说要通过下一盘棋的艺术效果来表现毛主席的“胸中自有雄兵百万”的伟大主题。

有人问他:为什么不画战士?他的回答是,陕北的山沟里尽是战士,不画出来反而能表现“雄兵百万”,直接画出来能画多少人呢?小,在某种情况下就是大,小中见大嘛!

石鲁画了大量的山头局部画稿,每天晚上回到住处都不断地练笔,反复塑造每个山头,经常画到深夜,直至画得非常纯熟才正式在画幅上落笔。

与他一同入京的马改户曾说:“他画的虽然是历史画,但采用的是‘大写’手法。要写出意境来,不但要做到胸有成竹,而且艺术表现亦要得心应手,才能达到理想效果。整幅画完成后,我曾几次去看画,但毛主席形象一直定在那里,迟迟不肯落笔。在这期间,他叫我替他借了一尊毛主席半身石膏像和一块主席侧面浮雕像(是张松鹤同志创作的,很像)。”

后来石鲁还不满意,干脆又让马改户帮他塑了一件毛泽东背着双手的小型全身像,他就对着石膏像反复临摹和默写,几乎到了可以画龙点睛的程度。

马改户回忆说:“当时已是暑天,他一连好多天晚上都睡在画室里,但有一天他兴冲冲地回到住处,对我说,昨晚我喝了很多酒,非常激动,半夜里爬起来一口气只几笔就画上了毛主席形象,完成了我的任务。”

我们可以想见艺术家在得到神来之笔时的激动与兴奋,正如石鲁自己所说:“好几次我拿起画笔又放下了,昨天半夜里我已再无法按捺自己的心情了,已经有了十分的把握,我才落笔的。”

《转战陕北》奠定了石鲁在美术界的地位,他“一手伸向传统、一手伸向生活”的创作理念,至今依然是中国画创作的鲜明导向。石鲁一生笔耕不辍,“开创性地以全新角度去理解生活,用极富传统文化精神却又独具创新手法的国画作品震惊画坛”,为我们留下了《转战陕北》《延河饮马》《东渡》《山区修梯田》等诸多作品。


其它新闻